赏析
这首词写重阳节。词的上片主要描绘重阳节登高时的景色;下片着重抒写作者对“秋声”的感受。既写出了重阳节的季节特点,又抒发了内心独特感受。此词情感意蕴含蓄,感情饱满,情真意切。
上阙“明月枝头香满路”一韵,从桂花着笔,出笔不俗,李清照云:“梅定妒,菊应羞”“自是花中第一流”(《鹤鸪天》)而“明月”一词又将桂花生于月中的神话传说连在一起,开篇便涂上一层神异色彩。“枝头香满路”写桂花盛开于枝头,桂子飘香于四野。“香满路”写桂花之香,极为浓烈,传播殊远,故民间有“九里香”之誉。“几日西风”一韵,写桂花在飒飒西风中飘落,“花如雨”极写落花之多。“倒照秦眉天镜古”一韵,继写重阳节之景物:上句写山水,言秦望山色如眉黛,倒影入平如镜面的湖水中,“天镜”一词,用唐诗句。宋之问:“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李白:“开帆入天镜,直向澎湖东。”下句以白鹭双飞之美姿衬出重阳节时的蓝天明洁高爽。
上阙即景和韵;下阙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下阙“自摘霜葱宜荐俎”一韵,写重阳节友人们的宴饮,席间有歌女侑酒。“自摘”“霜葱”二词是倒文,言女子用纤细的手指摘取食品,“荐俎”写歌女们奉献食品。“可惜重阳”一韵,言重阳节,菊花尚未盛开,故曰“不把黄花与”,此处“可惜”二字,表达了惜花之情,并且将“重阳节”人格化,惜它未把菊花送来,颇感遗憾。“黄花”,菊花也。历来被视为高洁之花。词中的“可惜”二字,表达了词人对菊花的怜惜、赞赏之情。“帽堕笑凭纤手取”一韵,用晋朝孟嘉重阳堕帽的故事,但词中又加以变化,说“笑凭纤手取”,可见写落帽并非实写,而是呼应上片“西风”,又呼应了下片的“霜葱”,进一步点明重阳佳节宴席上有女子侑酒之事。“清歌莫送秋声去”一句中的“清歌”言席间歌女以悠扬清亮的歌声娱宾。“莫送秋声去”表达了对重阳时秋景、秋声的留恋之情。
此词在章法上,采用过片则变法。上片写重阳的景物:桂子飘香、落花如雨、秋山如眉、秋水如镜、白鹭双飞。下片写佳节时的宴饮活动,以纪实手法写歌女侑酒等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词中善用代字,如以“霜葱”“纤手”代指歌女,以“秦眉”代指秦望山,以“天镜”代指湖水,以“黄花”代指菊花等。刘永济曰:“代字亦词家习用法,是诗词家常用以增加词语的色泽的。”(《微睇室说词》)
赏析
这首词写重阳节。词的上片主要描绘重阳节登高时的景色;下片着重抒写作者对“秋声”的感受。既写出了重阳节的季节特点,又抒发了内心独特感受。此词情感意蕴含蓄,感情饱满,情真意切。
上阙“明月枝头香满路”一韵,从桂花着笔,出笔不俗,李清照云:“梅定妒,菊应羞”“自是花中第一流”(《鹤鸪天》)而“明月”一词又将桂花生于月中的神话传说连在一起,开篇便涂上一层神异色彩。“枝头香满路”写桂花盛开于枝头,桂子飘香于四野。“香满路”写桂花之香,极为浓烈,传播殊远,故民间有“九里香”之誉。“几日西风”一韵,写桂花在飒飒西风中飘落,“花如雨”极写落花之多。“倒照秦眉天镜古”一韵,继写重阳节之景物:上句写山水,言秦望山色如眉黛,倒影入平如镜面的湖水中,“天镜”一词,用唐诗句。宋之问:“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李白:“开帆入天镜,直向澎湖东。”下句以白鹭双飞之美姿衬出重阳节时的蓝天明洁高爽。
上阙即景和韵;下阙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
下阙“自摘霜葱宜荐俎”一韵,写重阳节友人们的宴饮,席间有歌女侑酒。“自摘”“霜葱”二词是倒文,言女子用纤细的手指摘取食品,“荐俎”写歌女们奉献食品。“可惜重阳”一韵,言重阳节,菊花尚未盛开,故曰“不把黄花与”,此处“可惜”二字,表达了惜花之情,并且将“重阳节”人格化,惜它未把菊花送来,颇感遗憾。“黄花”,菊花也。历来被视为高洁之花。词中的“可惜”二字,表达了词人对菊花的怜惜、赞赏之情。“帽堕笑凭纤手取”一韵,用晋朝孟嘉重阳堕帽的故事,但词中又加以变化,说“笑凭纤手取”,可见写落帽并非实写,而是呼应上片“西风”,又呼应了下片的“霜葱”,进一步点明重阳佳节宴席上有女子侑酒之事。“清歌莫送秋声去”一句中的“清歌”言席间歌女以悠扬清亮的歌声娱宾。“莫送秋声去”表达了对重阳时秋景、秋声的留恋之情。
此词在章法上,采用过片则变法。上片写重阳的景物:桂子飘香、落花如雨、秋山如眉、秋水如镜、白鹭双飞。下片写佳节时的宴饮活动,以纪实手法写歌女侑酒等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词中善用代字,如以“霜葱”“纤手”代指歌女,以“秦眉”代指秦望山,以“天镜”代指湖水,以“黄花”代指菊花等。刘永济曰:“代字亦词家习用法,是诗词家常用以增加词语的色泽的。”(《微睇室说词》)
赵慧文,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 上》:中国书店,2007:第296-2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