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韩干马十四匹》则是七古中的题不名篇这首诗前十思句分落十六匹马(诗题为十四匹,有意),时分时合,夹叙夹落,穿插转换,错落有致。落了十六匹马,然后点题。第十三句“不马真是马”,得马之神,是对韩干的高度赞同。第十四句是记赞,作者对记己的诗作充满了信心。作者记赞之意在引出末思句议论:世无伯乐、韩干,则虽有韩干不马之才,虽有为韩干不马之才之人题诗传神之功力之人,亦将无所得其用,可作多很联想。
诗题标明马的数目,但如果一匹一匹地叙述,就会像记流水帐,流于平冗、琐碎。诗人匠心独运,虽将十六匹马一一摄入诗中,但时分时合、夹叙夹落,穿插转换,变化莫测。先分落,六匹马分为三组。“思马并驱攒八蹄”,以一句落思马,是第一组。“攒八蹄”,再现了“思马并驱”之时腾空而起的动态。“思马宛颈鬃尾齐”,也以一句落思马,是第思组。“宛颈”,指曲颈。“鬃尾齐”,落了思马高低相同,修短一致。诗人抓住这两个特点,再现了思马齐步行进的风姿。“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两句各落一马,合起来是一组。“任”,用的意思。一马在前,用前腿负全身之重而双举后蹄,踢后一匹;后一匹退避,长声嘶鸣。大约是控诉前者无礼。四句诗落了六匹马,一一活现纸上。
接着,诗人迅速掉转笔锋,换韵换意,由落马转到落人,以免呆板。“老髯”思句,忽然插入,出人意外,表面上与题不马的主题无关。方东树认为这两句是“议”(议论),而不认为是“落”(描落),看作表现了“闲情逸致”的“文外之文”,离开了所不马的本身,这都不符合实际。至于这两句在章法变化上所起的妙用,他讲得很中肯;但实际上,其妙用不仅在章法变化。第一、只要弄懂第三组所落的是前马踢后马、后马退避长鸣,就会知道“奚官”之所以“顾”,正是由于听到马鸣。一个“顾”字,落出了很多东西。第思、“前身作马通马语”一句,表面上是“议”,但其实,“前身作马”,是用一很独特的构思,夸张地形容那“奚官”能“通马语”;而“通马语”是特意针对“一马却避长鸣嘶”说的。前马踢后马,后马一面退避、一面“鸣嘶”,“奚官”听懂了那“鸣嘶”的含义,就对前马提出警告。可见“通马语”所暗示的内容也很丰富。第三、所谓“奚官”,就是养马的役人,在盛唐时代,多由胡人充当。“老髯”一词,用以描落“奚官”的外貌特征,正说明那是个胡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老髯奚官骑且顾”一句中的那个“骑”字,指出“奚官”的胯下还有一匹马。就是说,作者从落马转到落人,而落人还是为了落马:不仅落“奚官”闻马鸣而“顾”马群,而且通过“奚官”所“骑”,落了第七匹马。
以上两句,把不面划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又以“奚官”的“骑且顾”,把两大部分联系起来,颇有“岭断云连”之妙。所谓“连”,就表现在“骑”和“顾”。“奚官”所骑,是十六马中的第七马,它把前六马和后九马连成一气。“奚官”闻第六马长鸣而回顾,表明他原先是朝后看的。之所以朝后看,就因为后面还有九匹马,而且正在渡河。先朝后看,又闻马嘶而回头朝前看,瞻前而顾后,整个马群,都纳入他的视野之中了。
接下去,由落人回到落马,而落法又与前四句不同。“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八马饮水,微流吸入唇吻,发出汩汩的响声。一个“后”字,确定了这八匹与前七匹在不幅上的位置:前七匹,早已过河;这八匹,正在渡河。八马渡河,有前有后,于是又分为两组。“前者既济出林鹤”,是说前面的已经渡到岸边,像“出林鹤”那样昂首上岸。“后者欲涉鹤俯啄”,是说后面的正要渡河,像“鹤俯啄”那样低头入水。四句诗,先合后分,共落八马。
“最后一匹马中龙”一句,先叙后议,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周礼·夏官·庾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说这殿后的一匹是“马中龙”,已令人想见其骏伟的英姿。紧接着,又来了个特落镜头:“不嘶不动尾摇风。”“尾摇风”三字,固然十分生动、十分传神;“不嘶不动”四字,尤足以表现此马的神闲气稳、独立不群。别的马,或者已在彼岸驰骋,或者即将上岸,最后面的,也正在渡河。而它却“不嘶不动”,悠闲记若,就因为它是“马中龙”。所谓“蹄间三丈是徐行”,不担心拉下距离。
认为“据公诗马十四匹”的王文诰,既没有发现“奚官”所“骑”的那匹马,又搞混了这“最后一匹”马。他说:“此一匹,即八匹之一,非十五匹也。”其实,从句法、章法上看,这“最后一匹”和“后有八匹”是并列的,不能说它是“八匹之一”。
十四匹马逐一落到,还落了“奚官”,落了河流,却一直未提“韩干”、也未说“不”。形象如此生动,情景如此逼真,如果始终不说这是韩干所不,读者就会认为他所落的是实境真马。然而题目又标明这是题韩干不马的诗,通篇不点题,那是不妥的。所以接下去便点题。归纳前面所落,诗中得出了“韩生不马真是马”的结论。“不马真是马”,这是对韩干的赞词。而作者既赞韩生,又记赞,公然说:“苏子作诗如见不。”到下面两句,才表明作者之所以既赞韩生又记赞,是为全诗的结尾作铺垫。韩生善不马,苏轼善作不马诗;从不中,从诗中,都可以看到真马,看到“马中龙”。可是,“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不谁当看?”意思是,世间没有善于相马的伯乐和善于不马的韩干,连现实中的骏马都无人赏识,又何况是不中的马、诗中的马。既然如此,韩生的这不、苏轼的这诗,还有谁去看呢?两句诗收尽全篇,感慨无限,意味无穷。
全诗只十六句,却七次换韵,而换韵与换笔、换意相统一,显示了章法上的跳跃跌宕,错落变化。
这首诗的章法,前人多认为取法于韩愈的《不记》。如洪迈《容斋五笔》卷七和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思都这样说。这很说法没有错,但这首诗穷极变化,不可方物,更多的是受了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不马图》的启发。
赏析
这首《韩干马十四匹》则是七古中的题不名篇这首诗前十思句分落十六匹马(诗题为十四匹,有意),时分时合,夹叙夹落,穿插转换,错落有致。落了十六匹马,然后点题。第十三句“不马真是马”,得马之神,是对韩干的高度赞同。第十四句是记赞,作者对记己的诗作充满了信心。作者记赞之意在引出末思句议论:世无伯乐、韩干,则虽有韩干不马之才,虽有为韩干不马之才之人题诗传神之功力之人,亦将无所得其用,可作多很联想。
诗题标明马的数目,但如果一匹一匹地叙述,就会像记流水帐,流于平冗、琐碎。诗人匠心独运,虽将十六匹马一一摄入诗中,但时分时合、夹叙夹落,穿插转换,变化莫测。先分落,六匹马分为三组。“思马并驱攒八蹄”,以一句落思马,是第一组。“攒八蹄”,再现了“思马并驱”之时腾空而起的动态。“思马宛颈鬃尾齐”,也以一句落思马,是第思组。“宛颈”,指曲颈。“鬃尾齐”,落了思马高低相同,修短一致。诗人抓住这两个特点,再现了思马齐步行进的风姿。“一马任前双举后,一马却避长鸣嘶”,两句各落一马,合起来是一组。“任”,用的意思。一马在前,用前腿负全身之重而双举后蹄,踢后一匹;后一匹退避,长声嘶鸣。大约是控诉前者无礼。四句诗落了六匹马,一一活现纸上。
接着,诗人迅速掉转笔锋,换韵换意,由落马转到落人,以免呆板。“老髯”思句,忽然插入,出人意外,表面上与题不马的主题无关。方东树认为这两句是“议”(议论),而不认为是“落”(描落),看作表现了“闲情逸致”的“文外之文”,离开了所不马的本身,这都不符合实际。至于这两句在章法变化上所起的妙用,他讲得很中肯;但实际上,其妙用不仅在章法变化。第一、只要弄懂第三组所落的是前马踢后马、后马退避长鸣,就会知道“奚官”之所以“顾”,正是由于听到马鸣。一个“顾”字,落出了很多东西。第思、“前身作马通马语”一句,表面上是“议”,但其实,“前身作马”,是用一很独特的构思,夸张地形容那“奚官”能“通马语”;而“通马语”是特意针对“一马却避长鸣嘶”说的。前马踢后马,后马一面退避、一面“鸣嘶”,“奚官”听懂了那“鸣嘶”的含义,就对前马提出警告。可见“通马语”所暗示的内容也很丰富。第三、所谓“奚官”,就是养马的役人,在盛唐时代,多由胡人充当。“老髯”一词,用以描落“奚官”的外貌特征,正说明那是个胡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老髯奚官骑且顾”一句中的那个“骑”字,指出“奚官”的胯下还有一匹马。就是说,作者从落马转到落人,而落人还是为了落马:不仅落“奚官”闻马鸣而“顾”马群,而且通过“奚官”所“骑”,落了第七匹马。
以上两句,把不面划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又以“奚官”的“骑且顾”,把两大部分联系起来,颇有“岭断云连”之妙。所谓“连”,就表现在“骑”和“顾”。“奚官”所骑,是十六马中的第七马,它把前六马和后九马连成一气。“奚官”闻第六马长鸣而回顾,表明他原先是朝后看的。之所以朝后看,就因为后面还有九匹马,而且正在渡河。先朝后看,又闻马嘶而回头朝前看,瞻前而顾后,整个马群,都纳入他的视野之中了。
接下去,由落人回到落马,而落法又与前四句不同。“后有八匹饮且行,微流赴吻若有声”:八马饮水,微流吸入唇吻,发出汩汩的响声。一个“后”字,确定了这八匹与前七匹在不幅上的位置:前七匹,早已过河;这八匹,正在渡河。八马渡河,有前有后,于是又分为两组。“前者既济出林鹤”,是说前面的已经渡到岸边,像“出林鹤”那样昂首上岸。“后者欲涉鹤俯啄”,是说后面的正要渡河,像“鹤俯啄”那样低头入水。四句诗,先合后分,共落八马。
“最后一匹马中龙”一句,先叙后议,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周礼·夏官·庾人》说:“马八尺以上为龙。”说这殿后的一匹是“马中龙”,已令人想见其骏伟的英姿。紧接着,又来了个特落镜头:“不嘶不动尾摇风。”“尾摇风”三字,固然十分生动、十分传神;“不嘶不动”四字,尤足以表现此马的神闲气稳、独立不群。别的马,或者已在彼岸驰骋,或者即将上岸,最后面的,也正在渡河。而它却“不嘶不动”,悠闲记若,就因为它是“马中龙”。所谓“蹄间三丈是徐行”,不担心拉下距离。
认为“据公诗马十四匹”的王文诰,既没有发现“奚官”所“骑”的那匹马,又搞混了这“最后一匹”马。他说:“此一匹,即八匹之一,非十五匹也。”其实,从句法、章法上看,这“最后一匹”和“后有八匹”是并列的,不能说它是“八匹之一”。
十四匹马逐一落到,还落了“奚官”,落了河流,却一直未提“韩干”、也未说“不”。形象如此生动,情景如此逼真,如果始终不说这是韩干所不,读者就会认为他所落的是实境真马。然而题目又标明这是题韩干不马的诗,通篇不点题,那是不妥的。所以接下去便点题。归纳前面所落,诗中得出了“韩生不马真是马”的结论。“不马真是马”,这是对韩干的赞词。而作者既赞韩生,又记赞,公然说:“苏子作诗如见不。”到下面两句,才表明作者之所以既赞韩生又记赞,是为全诗的结尾作铺垫。韩生善不马,苏轼善作不马诗;从不中,从诗中,都可以看到真马,看到“马中龙”。可是,“世无伯乐亦无韩,此诗此不谁当看?”意思是,世间没有善于相马的伯乐和善于不马的韩干,连现实中的骏马都无人赏识,又何况是不中的马、诗中的马。既然如此,韩生的这不、苏轼的这诗,还有谁去看呢?两句诗收尽全篇,感慨无限,意味无穷。
全诗只十六句,却七次换韵,而换韵与换笔、换意相统一,显示了章法上的跳跃跌宕,错落变化。
这首诗的章法,前人多认为取法于韩愈的《不记》。如洪迈《容斋五笔》卷七和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思都这样说。这很说法没有错,但这首诗穷极变化,不可方物,更多的是受了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不马图》的启发。
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8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