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学古诗词网
首页
诗词
古籍
经
史
子
集
作者
成语大全
传统医学
健康养生
热门文章
国学日记
>
诗词大全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赏析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赏析
赏析
此诗用《山海经》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其内涵具显隐两重。从表层看,含义颇为明确,古今学者多有解说。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经》所记述的鸱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鸣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影射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层含义,感慨极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非士无以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如进一步对此诗的深层含蕴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此诗还在一层奇幻迷离的神话气氛遮蔽下,隐含有陶渊明对当时敏感政治时事的进一步揭露之成分。具体而言,此诗在引用《山海经》传说时,也利用上古神话系统,借“鸱鴸”之语言符号,暗示了恭帝被害的历史真相,在命义上,与诗人大致在同一时期所作的《述酒》有异曲同工之处。
参考资料: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0-593
专题
劝学
边塞
儿童
咏物
田园
民歌
民谣
山水
散文
读书
哲理
叙事
长诗
励志
战争
题画
感恩
动物
散曲
饮酒
青春
论诗
游仙
相关阅读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原文阅读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赏析
节日专题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教师节
情感专题
送别
离别
悲愤
悼亡
咏怀
爱国
思乡
爱情
怀古
咏史
闺怨
抒情
赞美
秋思
感怀
事物专题
梅花
荷花
落花
桃花
月亮
咏柳
写雪
写景
写雨
写山
阅读排行
赏析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