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诗词表达感情十分巧妙,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却暗流汹涌。像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直接将亡国之恨点明;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则是林升的暗讽诗,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虽然两者皆是对当权统治者的控诉,不过一个鲜明一个委婉,从诗词中也可体会出创作环境以及诗人处境。
在历史中,杜甫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被人传唱至今:“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人们的印象中,《赠花卿》是一首赞美歌曲悠扬悦耳的佳作。不过如果了解当时杜甫的境遇,便可从中窥得杜甫作此诗的心境。
此诗创作于上元二年(761年),回望过去,杜甫的日子实在过得不如意。757年时,杜甫刚因机缘巧合被肃宗任用,就因谏言遭贬黜。肃宗时宰相房琯因领兵不利,又受小人蒙害而入狱,杜甫替他求情,也被判为房琯一派。从此,肃宗不再信任杜甫,杜甫此生的仕途可以说被一刀斩断。
在之后几年里,杜甫一贬再贬,在758年回洛阳探亲,而次年便正好遭遇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受冲击较为严重的便是邺城(今河南安阳,与洛阳相邻),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杜甫见此流离失所之景,有感而发创作出三吏、三别。
759年,杜甫所在的地区又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百姓遭遇痛苦之时,官军又克扣灾粮,欺压百姓。杜甫所见之景,皆是令他痛苦、绝望的景象。试想,一个从小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名门之子,又怎会见过这样残酷无情的生存环境?一位以“仁政”“宽厚”为治政理念的君子,怎能忍受得了目之所及满目疮痍呢?他于悲痛中辞官,经挚友帮助来到了四川成都的浣花溪旁,并建造了杜甫草堂。这所草堂,也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到的破茅草屋,在这里,他写下许多诗歌,这其中也有《赠花卿》。
在这首诗词中,“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指成都府内丝竹管弦之音袅袅数日,可随风潜入云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指这乐曲只应是天上之曲,在人间又能听上几回?然而,人间难得的乐曲却能在锦城日日听到,岂不是怪哉?这天上之曲寓指宫廷禁曲,因为杜甫去赴宴的时候,见花敬定府内所放乐曲居然是宫廷内限制用曲,只有在皇室贵族内的宴席中才能听到,花敬定此举简直是目无尊法、破坏礼教。身为名门后人的杜甫怎能忍受这样无礼跋扈的行为,因此写“此曲只应天上有”来暗讽花敬定违反礼教的行为。而与《赠花卿》同一时间创作的《戏作花卿歌》讽刺意味更重,其中“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与“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遥相呼应,讽刺他妄自尊大,以为斩杀段子璋就能够名列豪侠,功盖千古,实际只不过是追名逐利而已。杜甫似乎预言了花敬定的悲剧,他虽然之前将叛军头领段子璋杀死,立下头功,但是后来轻易追击残兵,被段子璋的残余势力仇杀,最终也没有被天子“唤取守京都”。
杜甫之所以写下这两首诗,其实是基于内心中对朝廷内腐朽的政治根系的痛恨以及对百姓在战乱中所受苦难的怜惜。他在朝廷中目睹了统治者亲小人、远贤臣,又因自己直抒己见而此生永诀官场,这也是杜甫心中的意难平。倒不是说他追名逐利,而是他此生渴望建功立业,因为他本就出自名门望族,家中原本阔绰,后因李林甫的“野无遗贤”而几次落榜,因此他一生都痛恨贪官污吏。不过虽然杜甫在朝廷上没有大显身手取得荣光,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唐中期的人文历史风貌,无论从文学还是历史角度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版权声明: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标明或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国学网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